网站支持IPv6无锡市滨湖区人民政府  欢迎您!

首页 > 新闻中心 > 部门动态

守护一城碧水 共绘幸福画卷丨滨湖区:聚力美丽河湖 解锁“幸福密码”——梁溪河流域综合治理实践

发布日期:2024-08-06 14:13发布机构:滨湖区水利局

  2024年是我市深化美丽幸福河湖三年行动的承上启下之年。今年以来,各地区发挥优势、彰显特色,结合城乡小流域治理、入湖河道整治、水美乡村建设等,着力打造安全畅通的河湖水系和亲水宜人的水美景观。今年1-7月全市建成美丽幸福河湖481条,一城碧水绘就出人水和谐的幸福画卷。

  聚力美丽河湖 解锁“幸福密码”——梁溪河流域综合治理实践

  作为无锡最古老的天然水体纽带,梁溪河沟通京杭运河、蠡湖和太湖,连接千家万户,承载着无锡人民的美好记忆。近年来,滨湖区持续深化梁溪河流域综合治理,聚力美丽河湖建设,推动河道生态和水岸空间提档升级,用生动故事讲好“古河新韵”,用“绣花功夫”重塑“人-水-城”和谐共生新貌。

  以水为脉  标本兼治擦亮水韵底色

  作为无锡主要入湖河道之一,梁溪河及其21条支浜水质是必须盯紧守住的“硬指标”。多年来,滨湖区坚持标本兼治,针对梁溪河水环境的整体修复和改善,综合采取控源截污、支浜水质末端提优、箱管涵清淤等措施,打好梁溪河流域水质提优“组合拳”。在梁溪河箱(管)涵排查中,创新采用轮式机器人、探地雷达等先进技术,绘制出支浜、箱涵、雨污管网“一张图”;在畅流活水实施中,在朱祥巷浜、刘巷浜、大成浜等梁溪河支浜建设小型调水泵站,打通梁溪河“主动脉”与支浜“毛细血管”瓶颈;在支浜治理中,科学引入增氧曝气、底栖生物、鱼类等辅助技术,泰康浜、唐巷浜等支浜成为“草型清水态”河道典型。

  2024年1-6月,梁溪河及21条支浜水质均稳定在Ⅲ类及以上。碧水清流焕新颜,水岸共治提升了水环境韧性、推动了河道靓丽蝶变。

  以绿为底  十里画廊厚植人文底蕴

  在水质提优的基础上,以疏林透河方式打造亲水景观,有机串联沿岸6.5公里的公共空间,形成“一湾一核、一带六景”通透宜人、立体呈现的滨水空间,梁溪河十里画廊为江南水乡诗意栖居绘出现代化新范本。

  梁溪河景观带整治提升工程立足绿色生态基底,对沿岸空间进行有机更新和迭代升级,提升沿岸含绿量至64%。

  同时巧妙利用景廊、景石、景墙、地雕等表现手法展现水文化,让人们在移步换景中感受到独具一格的地域特色;优化停车位、人行交通、无障碍设施、公厕等配套设施,实现生态资源到景观资源、文旅资源、民生资源的有效转化,市民体验到更多家门口的“微幸福”。

  以管为要  措并举凝聚治水合力

  梁溪河综合整治提升始终坚持流域“一盘棋”思想,将单向“治水”转变为多维“兴水”,用系统治理推动效能蜕变,实现政府与社会协同共治。滨湖区河长制信息化平台建设并投入使用,依托智慧化手段,河长制管理模式不断迭代升级,信息化治水质效显著提升。积极探索实践“政、产、学、研”协作治水新模式,组建以科研院所50余名专家为班底的“治水专家库”和近30家优秀治水企业为主体的“治水企业库”,建立起1000余人的“同心河伙人”“河你同行”志愿服务队,着力办好群众“心头事”,做好民生“水文章”,成功绘就家门口“会心一笑”的幸福底色。

  或晨曦微露、霞光初映,或余晖近暮、蝉鸣起伏,人们漫步在梁溪河两岸,亭台楼阁、花草树木与两岸林立的现代化建筑交相辉映,历史底蕴与现代文明迭加融合,梁溪河流域治理尽显水乡诗意。

 

Baidu
map